Tuesday, January 11, 2011

偶像

一有空我就会读"A mother's diary". 作者是我的偶像.是我一直不断努力的目标. 喜欢她的生活态度,教养孩子的耐心与了解, 对生活的要求简单但却让人感到舒适与优雅. 她刚过五十岁的生日噢!

在厨房的她做饭的优雅动作, 不得不惊叹用心做饭的女人真美丽! 原来女人真的没有必要把自己弄得像个"黄脸婆"似的. 穿上美丽的围裙做饭吧! 孩子是看着妈妈的背影长大的...

以下这一段是作者对孩子教养的其中一段我喜欢的手稿...

我們總是這樣訓練孩子的學習──幫他們找老師補習,讓別人來幫他整理思路以節省時間,孩子只做現成的學習者。然後整個社會再回頭花許多時間來批判,台灣不能教育出有思考能力的孩子.

我自己是台灣教育出來的孩子,我很確定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健全的,因為受教育的過程中沒有人為我代勞、成長中,家庭又從實作給了非常足夠的操練,所以,我的腦中不可能放棄這些經過實驗證實的教養方法,我也不會急著去找任何偏方,因為極簡單的準則已被說了幾千年,化為現代的語言就是──能自律的孩子比較幸福。

因為自律是多種特質的呈現:進取、時間管理、自省、了解環境與自我的關係、能體會盡責的喜悅。也許父母常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實,這些特質才可以幫助他們在任何階段把功課學習好,而不是脫離補習教育就沒有自助的能力。

我要與花園的媽媽分享我筆記中的這段話,做為對那位老師的補充與謝謝她的提問,
──人就是人,然後才能成為律師、醫生、生意人或製造商:如果你能使他們成為能幹和通情達理的人,他們自己就會成為能幹和通情達理的律師或醫生。


Men are men before they are lawyers, or physicians, or merchants, or manufactures; and if you make them capable and sensible men, they will make themselves capable and sensible lawyers or physicians. -- John Stuart Mill

這段話使我在很早之前就了解,做為父母,我的工作是培養一個能幹、通情達理的孩子;那些功課就在生活中、在每一天中。

No comments: